学生交流
首页 >> 学生交流 >> 留学心得 >> 正文

高等教育教学法的学与思——麦考瑞大学培训学习总结报告

2016年10月19日 00:00

经济与管理学院 符蕾教授

(CSC学号:201607565006)

【摘 要】通过三个月期的澳洲高等教育教学法培训班的学习,本人在教学法学习、英语应用、澳洲高等教育系统体会和学术资源积攒等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收获。尤其是在教学法学习方面,澳洲强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精神的教学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对自身执教模式风格的反思,提出了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与迷思,即金融数理化教学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如何给来自不同国家享有不同教育背景的国际留学生讲授金融学专业课程。最后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法;澳洲高等教育;双语教学;学生自主学习

【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6年7月至10月,我接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赴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参加三个月期的经济类高等教育教学法的研修项目。现在我对教学法、英语能力提高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所见所闻所学进行总结,反思自己执教模式风格,改进今后的工作学习。

一、个人研修收获:

通过系统培训,我在教学法学习、英语应用、澳洲高等教育系统体会和学术资源积攒四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1、教学法学习

高等教育教学法学习是此行的宗旨,所有的研修都是围绕着如何开展有效的教与学模式来进行的。麦考瑞大学为我们设计了一套系统的教学法课程,大致可分为学生学习行为分析(learner&learning)、教师教学行为模式与方法(teacher&teaching)、同行互助听课研究(peer observation)、实践教学观摩(微观经济学大课堂教学现场观摩)、考核模式与方法(assessment)、课程的设置开发与实施(curriculum DDI)、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technology in teaching)以及评估(evaluation)这几大模块。我认为,其教学理念、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创新精神。澳洲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各项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完全是课堂的中心焦点,具体的内容设计上会考虑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性、研究性和创新性的自主学习(student engagement)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并不单单灌输具体的知识,更多的是传授学习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有学生自主作业、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和自我学习,相应的教学形式可以有课堂讨论、案例讲解和思考分析。考试测评采取综合评估,即课前和课后独立学习、在线小测验、课后辅导与解答、综合作业与期中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评估体系。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创新性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第二,基于以上提到的教育理念,课堂活动设计较为丰富。在澳洲,大多是小班授课,最大的好处是师生之间没有太多的隔阂障碍,容易开展各种课堂活动,方便交流。教师在课程活动设计上安排了不少师生互动的环节,比如提出带有开放答案的启发式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场景分组完成任务、分组游戏等等。优点是最大可能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培养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图片1.png

图一:进行分组讨论中

第三,大量运用网络和各种科学技术手段以达到高效教学。澳洲大学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教学管理系统,师生们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完成很多事情,比如课程设置、课件、阅读材料、教学相关视频、小测验、问与答、作业、论坛、甚至翻转课堂等等,内容非常丰富。此外,在课堂活动还可以结合各种科学技术手段,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麦考瑞大学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让我们亲身体会了各种科技手段,比如titanpad在线文档协作工具(全班同学可以实时编辑同一文档,提供在线互动)、kahoot(在线小测验)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学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

2、英语在教学当中的应用

双语甚至是全英文教学的一大障碍和问题是如何应用流利准确的英语来进行专业教学以及如何化解国际留学生教学当中由于语言的差异性所造成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此次研修班英语环节的培训课程从很大程度上为我在双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和方向。

首先,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技巧得到了再次强化和提高。来到澳洲之后,全英文教学环境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英语学习机会。麦考瑞大学英语语言中心为我们配备了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针对我们现有的语言水平,对我们进行语法、阅读、写作、口语各方面的训练。语言老师们通过展开各种活动,比如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拼图阅读(jigsaw)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增强语感,找到提高语言学习的有效路径。特别地,老师们尤其注重写作和口语方面的培训,反复对我们的作业进行修改,且一对一的反馈、交流,工作细致到指导我们如何准确使用每个词语和语法(譬如人们常常忽略的冠词使用规则),受益匪浅。

其次,通过语言学习了解澳洲文化,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为今后解决留学生教育中存在的中西方文化冲突提供指导。语言和文化学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麦考瑞大学语言中心为我们提供了文化学习,包括澳洲历史的土著文化、澳洲历史古迹、澳洲教育理念、西方课堂礼仪、交叉文化冲突等等。老师们在一种轻松自由的小班学习氛围中,通过讲故事、演讲、开展小组讨论等形式展示澳洲文化,鼓励大家自由表达对澳洲乃至西方国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人人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问题。

图片2.png

图二:英语教学模拟讲解

3、澳洲高等教育系统体会

澳洲高等教育体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课程伊始,麦考瑞大学安排了教授专家详细介绍了澳洲高等教育体系及其品质保证制度。澳洲的高等教育并不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尽管沿袭了英国教育模式,但二战之前教育总体水平并不高。然而,在二战之后伴随着七八十年代知识经济的兴起,澳洲教育产业得到了大发展,特别是在澳洲政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相继出台了旨在提升高等教育地位、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高校国际竞争能力、推动高等教育服务产业化等一揽子的改革计划和措施,澳洲高等教育产业开始崛起,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首先,政府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事业,资金支持教育力度很大。办学体制上,高等教育全部由政府主办,39所正规大学里公立大学占了37所,其教育投资均主要来自联邦政府与州一级政府。目前总量上看,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依然呈上升趋势,2012年政府对高等教育拨款就已提升到130亿澳元。除此以外,政府还为大学提供科研经费,根据2015年数据显示科研拨款增至3.54亿澳元。这些数据对于一个只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国家来说相当可观。比如,麦考瑞大学校园内提供了非常优越的软硬件设施和环境,教室所配备的各种设备(电脑、幕布)和设施(人性化的桌椅、教学用具等)、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和各种学习讨论室、校园内随处可用的桌椅及周边设施(比如电脑插座),甚至还有各种运动场馆和器械完备的体育馆等等。

其次,澳洲各大高校有着非常清晰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每所学校都有着清晰的目标、使命、愿景等等,并通过上下互动和沟通机制细化到院系、部门和个人的规划,形成环环相扣的规划体系和目标链。比如,麦考瑞大学的教育理念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老师更多的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而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输者。在所接触的各个层级和不同院系的老师、教授专家们的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麦考瑞大学已深深地将这一教育理念深深地灌输进每个人的心中,老师们授课的指导思想都是围绕着这个宗旨来进行设计和安排的。

4、学术资源的积累

虽然,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法的学习,但是教与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我的另一大收获是积攒了一些重要的学术资源。此行最大的学术资源来自我们这一批培训班的同学同行们,大家来自中国各大985、211重点大学,热爱着自己的教学岗位,担任着经济学学科的各个不同分支的科研工作,有着非常相似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在共同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了解到当前国内外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问题,探讨各大高校的科研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享彼此的科研经验、成果和资源。三个月的学习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充分交流的机会,大家结下深厚的友谊。

图片3.png

图三:研修班全体同学与老师合影

此外,麦大之行还接触到一些优秀的教授专家。麦考瑞大学为我们安排了一些经济学领域的讲座和研讨会;商学院和经济系特地联合为我们举办见面会,希望促成我们和麦考瑞大学的国际间科研合作。

这些巨大收获为我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二、关于自身教学的反思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很认真的总结和反思了我的教学风格和方法,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

1、迷思一:金融数理化教学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一直认为,偏重于数理化尤其是模型推导的金融理论和管理类在教学上有很大不同,教授金融理论的过程就是老师专注于逻辑推演并展示给学生看的过程,很难和学生之间有太多的互动或者说开展一些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因而,我的教学风格延续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我面向学生解释、推导和演算,将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而又相对枯燥的理论传授给学生们。

单向式地由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模式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的课堂体验相对枯燥,精力难以始终保持高度集中,容易走神。更重要的是,学生接收到的仅仅是某个具体的理论知识,然而对该理论背后的逻辑应如何分析他们往往一无所知,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些问题从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面情况都能反映出来。我苦恼于无解该迷思。

然而,这次麦考瑞大学教学法的观摩学习,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即老师更多的是学生通往知识殿堂的引导者、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引路人,可以通过使用各种课堂活动、借助各种科技手段让学生投入于课堂教学和主动学习。特别是Prashan先生讲授的EC111(微观经济学)确实让我大受启发,感受到经济学的魅力,原来经济学理论也可以讲授得很有趣。

2、迷思二:如何给来自不同国家享有不同教育背景的国际留学生讲授金融学专业课程?

这几年我一直担任国际留学生研究生班的金融专业部分的双语甚至是全英文式的授课。我感到困惑的是,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本科学习经历、甚至所应用的语言存在差异的国际学生们如何同时在一个水平层面上接受金融学如此专业的课程教学。

首先,学生英语程度参差不齐,英文授课有一定障碍。我们的国际班由各国留学生组成,有越南、泰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以及少数欧美国家。学生们掌握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可能相差比较大,参与到金融学如此专业的英文课程学习有可能存在困难。因而,我的教学不能采用全英文,需要适当运用双语教学。

其次,学生们的金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基础较弱。绝大多数国际班的学生本科专业不是金融学甚至不是经济类。他们来到一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环境之后,依然还处于艰难度过语言关和融入中华文化的阶段,就要开启研究生课程,接触甚少了解的金融理论,对他们来说难度很大。这导致我经常感觉到学生们似乎难以接收到我发出的讯息,老师只是孤独地站在讲台上自说自话,得不到回应。讲台上唱独角戏的结果是老师上得费力,学生们听得吃力。

最后,学生们文化背景的多元化对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是所有承担国际留学生课程的中国老师们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不同的文化背景、尤其是中西方文化的强烈差异性会导致老师和学生们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和隔阂感,不利于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仅就教学而言,我教授和解释金融理论时,难免会很大程度上受中华文化和思维的影响,或许会成为留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一大障碍,甚至还可能会产生一些文化冲突和误会。

三、关于未来教学改进的思考和总结

首先,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要问题是弄清楚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当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古人韩愈提到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将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诠释得非常好。传道,即指老师应该传递正能量,用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和钻研精神感染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授业,更多的应该将“业”理解为能力,而不仅仅只是具体的某个知识,即教师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技能、方法和本领;解惑,教师释疑解难需要更多地实行启发式教育,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性,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

其次,在正确理解教师职责之后,就需要在实践环节中通过设计教学安排已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认真上好一门课很不容易,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态度上重视教学,行动上精心设计课程的教学安排。麦考瑞大学老师们的课堂展示给了我很多启发。针对我教学过于理论化的问题,可以通过借鉴利用这三个月所学到的具体教学技能和网络技术丰富我的课堂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感,提升学生理论运用实践的能力,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针对国际留学生的特点,除了以上提到的课程活动设计环节的改进以外,更多的是要探索如何解决文化差异与冲突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相融合的问题。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问题,对老师的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包括语言能力、知识结构、文化学习、以及国际视野方面的提高。